共 14 条
中国石油终端利用碳排放的区域差异
被引:3
作者:
顾梦琛
[1
,2
]
王礼茂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石油终端利用;
碳排放;
区域差异;
影响因素;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22 [];
X196 [环境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2 ;
0201 ;
020106 ;
摘要:
中国石油终端利用的CO2排放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本文讨论了石油终端利用碳排放科学的计算方法,利用2011年中国30个省区实证数据,计算得到中国分省区石油终端利用CO2排放量和排放强度。然后借助空间分析模型Moran’s I研究发现,中国石油终端利用的CO2排放强度呈现普遍的空间正相关关系,具体表现为以空间相关性为主、局部的空间不连续性和突变性为辅。东北、西北地区是主要的高排放强度区;西部地区排放强度整体较高,中东部地区的排放强度较低。华东、华中地区的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湖北和江西均为低排放强度的集聚区域,周边省份的碳排放也较低;东北地区的吉林省处于CO2排放强度的"洼地",可能会对周边黑龙江、辽宁、内蒙古等高碳排放强度省区起到示范作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石油赋存与加工能力和产业结构与上述的区域差异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36、0.63和0.64。开展地区减排,也应结合上述特征,分片区制定具体而异的减排目标和政策,统筹协调推进用能结构和产业布局的合理化。
引用
收藏
页码:255 / 264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