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冰川径流的评估及其未来50a变化趋势预测

被引:53
作者
谢自楚 [1 ]
王欣 [2 ]
康尔泗 [2 ]
冯清华 [1 ]
李巧媛 [1 ]
程磊 [3 ]
机构
[1]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与环境联合重点实验室
[3]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关键词
冰川径流; 评估; 冰川系统; 变化预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43.6 [冰川];
学科分类号
070501 ;
摘要
基于中国冰川编目资料,应用冰川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功能模型,按照几种不同升温率的气候背景,对全国各大流域冰川径流进行了评估,并对未来50 a冰川径流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980年全国冰川总径流量615.7×108m3,在升温0.02 K.a-1及0.03 K.a-1情景下,2000年比1980年增大7.13%10.8%,径流总量增至659.66×108m3~682.24×108m3;与此同时,冰川面积减少1.07%1.62%,冰储量也减少1.14%1.73%.2000—2030年全国冰川径流都将逐步增长,在2030年左右均达到了最高峰,径流增率ΔW/W0分别为9.6%及15.0%,总径流量分别为675.15×108m3,和707.91×108m3.2030年以后,全国冰川径流均开始从高峰缓慢回落,但直到2050年分别比初始径流量多8.6%及13.6%.因此,在2050年以前,特别是2030年前后是在上述气候情景下充分利用冰川融水的最好时机,但也是冰川洪水等灾害的多发期.就各流域来说,敏感型区径流高峰出现时间早而径流增率小,稳定型区则反之.如果出现极端的持续升温,如升温率为0.05 K.a-1,全国冰川径流增率可达26.5%,到21世纪末回落到1980年水平以下,而冰川储量损失达57%,届时中国西部生态环境将急剧恶化.
引用
收藏
页码:457 / 46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 [1] 中国冰川系统变化趋势预测研究
    谢自楚
    冯清华
    王欣
    康尔泗
    刘潮海
    谢超
    李巧媛
    [J]. 水土保持研究, 2005, (05) : 81 - 86
  • [2] 长江源区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王欣
    谢自楚
    冯清华
    阳岳龙
    杨命青
    林剑
    [J]. 冰川冻土, 2005, (04) : 498 - 502
  • [3] 中国喀喇昆仑山、慕士塔格公格尔山典型冰川变化监测结果
    上官冬辉
    刘时银
    丁永建
    丁良福
    [J]. 冰川冻土, 2004, (03) : 374 - 375
  • [4] 乌鲁木齐河源区气候变化和1号冰川40a观测事实
    李忠勤
    韩添丁
    井哲帆
    杨惠安
    焦克勤
    [J]. 冰川冻土, 2003, (02) : 117 - 123
  • [5] 青藏高原各拉丹冬地区冰川变化的遥感监测
    鲁安新
    姚檀栋
    刘时银
    丁良福
    李刚
    [J]. 冰川冻土, 2002, (05) : 559 - 562
  • [6] 唐古拉山东段布加岗日地区小冰期以来的冰川变化研究
    王宁练
    丁良福
    [J]. 冰川冻土, 2002, (03) : 234 - 244
  • [7] 冰川系统变化的模型研究——以西藏南部外流水系为例
    谢自楚
    冯清华
    刘潮海
    [J]. 冰川冻土, 2002, (01) : 16 - 27
  • [8] 普若岗日冰原及其小冰期以来的冰川变化
    蒲健辰
    姚檀栋
    王宁练
    丁良福
    张其花
    [J]. 冰川冻土, 2002, (01) : 87 - 92
  • [9] 2050年前气候变暖冰川萎缩对水资源影响情景预估
    施雅风
    [J]. 冰川冻土, 2001, (04) : 333 - 341
  • [10] 贡嘎山海螺沟冰川物质平衡、水交换特征及其对径流的影响
    谢自楚
    苏珍
    沈永平
    冯清华
    [J]. 冰川冻土, 2001, (01) : 7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