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构造运动与松辽平原的土壤发生

被引:8
作者
高金方
机构
[1]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淡黑钙土; 盐斑; 耕垦; 黑土; 地带性土壤; 土壤发生; 草甸植物; 松辽平原; 新构造运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作者认为分布在起伏台地区中更新统沉积物上的黑土(无石灰反应,有机质丰富,几乎全部耕垦)和平原中部晚更新统和近代冲积物上的淡黑钙土(强石灰反应,有机质少,常混有盐斑),其发生学上的差异主要是成土母质和年龄的不同。后者远较前者为年幼。淡黑钙土是按沼泽→草甸→草甸淡黑钙土→淡黑钙土的过程形成的。现代气候条件下,植被制约着草甸土类的发生方向。不论是由于天然的或人为的任何原因,一旦植被破坏,随着蒸发的加强,即便地下水的矿化度不高,也能形成强碱性、结构极坏的苏打盐(碱)土。按照土壤发生的观点,合理利用碱性草原和改良苏打盐(碱)土的原则,应是保护和恢复植被。
引用
收藏
页码:258 / 26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黑钙土、淡黑钙土分类依据及长岭县土种特性 [J].
姚铭 ;
李龙 ;
邢爱民 .
吉林农业科学, 1982, (02) :37-46
[2]   吉林省西部地区农业资源利用与农业结构问题考察报告 [J].
张乃武 ;
陈自胜 ;
李镇生 .
吉林农业科学, 1981, (01) :1-8
[3]   松嫩平原地下水和土壤的近代积盐过程 [J].
李昌华 .
土壤学报, 1964, (01) :34-42
[4]   东北松嫩平原盐渍土的盐分累积 [J].
程伯容 ;
王汝槦 ;
马庆騄 ;
罗旋 .
土壤学报, 1963, (01) :21-26
[5]   东北苏打盐渍土微域分布的特点及其与造林的关系 [J].
曾昭顺 ;
王汝槦 ;
马慶■ ;
刘同生 .
土壤通报, 1962, (05) :1-11
[6]   吉林省郭前旗灌区苏打盐漬土的改良 [J].
陈恩鳳 ;
王汝槦 ;
胡思敏 ;
王春裕 ;
崔連武 .
土壤学报, 1962, (02) :201-215
[7]   吉林省郭前旗灌区苏打盐土的盐分动态 [J].
王汝槦 ;
王春裕 ;
陈恩凤 .
土壤通报, 1962, (02) :5-23
[8]   东北地区新构造运动及其在自然地理中的作用 [J].
孙肇春 .
地理学报, 1959, (06) :447-459+472
[9]   东北及内蒙东部土壤区划 [J].
宋达泉 ;
程伯容 ;
曾昭顺 .
土壤通报, 1958, (04) :1-9
[10]   黑龙江流域的地球化学及其土壤改良的途径 [J].
柯夫达 ;
吴钧 .
土壤通报, 1958, (03) :3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