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郯庐断裂南延新解

被引:3
作者
王京彬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阳
关键词
南延带; 郯庐断裂; 韧性变形变质;
D O I
10.16539/j.ddgzyckx.1991.02.011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依据构造、地球化学、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分析,特别是对含地幔岩包体的基性岩带的研究,提出了郯庐断裂南延带是呈两个主干夹一断裂束的形式,从湖北广济,经江西修水,湖南连云山、衡阳、江永,直抵广西大容山—六万大山(广济—六万大山断裂),南延带已趋近郯庐断裂尾端。以广泛的韧性变形变质代替了中带的破裂大平移。它是华南的一条重要动-热-地球化学分界带。
引用
收藏
页码:170 / 17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郯庐断裂带的南延问题 [J].
张恒谦 .
湖南地质, 1988, (03) :10-16
[2]   鄂皖边境郯-庐断裂带南段尾端变形特征的探讨 [J].
童卫星 .
地质科学, 1987, (03) :199-208
[3]   从卫星照片初看中国断裂构造格局 [J].
任纪舜 ;
秦德余 ;
张正坤 ;
姜春发 .
地质论评, 1979, (02) :78-80
[4]  
中国地壳上地幔地球物理探测成果[M]. 地震出版社 , 国家地震局编,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