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红粘土记录的构造尺度气候变化

被引:10
作者
熊尚发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黄土-红粘土; 构造尺度事件; Plio/Pleistocene Transition; Mid-Pleistocene Transition;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41.74 [黄土地、高原、台地];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晚新生代约5Ma以来,全球气候系统发生了一系列的重要转型,地球从单极(南极)常年有冰变为两极常年有冰,新生代从“温室”转为“冰室”的漫长历程至此完成。中国连续的黄土-红粘土沉积覆盖了约8~7Ma以来的时段,提供了完整的Pliocene-Pleistocene转型时期的陆相古气候记录,是研究晚新生代构造尺度气候变化和转型的重要记录。黄土-红粘土记录表明,其构造尺度变化既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晚中新世-上新世以来的全球变冷信号和Plio/Pleistocene转折、Mid-Pleistocene转折等重要构造事件,同时也对重要的区域构造和环境演化过程有显著的响应。今后需要通过对黄土-红粘土记录的研究,就上新世-更新世一系列的转型过程中重要气候系统成员的变化特征、高低纬气候系统相互作用特征以及转型机制等第四纪气候变化的根本问题作出有特色的回答。
引用
收藏
页码:242 / 25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北京邻区1.2Ma以来黄土沉积及其对东部沙漠扩张的指示[J]. 熊尚发,丁仲礼,刘东生.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9(03)
[2]  
Carbon isotopic records in paleosols over the Pliocene in Northern China: Implication on vegetation development and Tibetan uplift[J] . Wenying Jiang,Shuzhen Peng,Qingzhen Hao,Tungsheng Liu.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 2002 (8)
[3]   The progressive intensification of northern hemisphere glaciation as seen from the North Pacific [J].
Maslin, MA ;
Haug, GH ;
Sarnthein, M ;
Tiedemann, R .
GEOLOGISCHE RUNDSCHAU, 1996, 85 (03) :452-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