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针草有效成分的研究(Ⅱ)

被引:41
作者
李帅
匡海学
冈田嘉仁
奥山徹
机构
[1]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 日本明治药科大学
[3] 日本明治药科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4] 黑龙江哈尔滨
[5] 日本
关键词
鬼针草; 黄酮苷; 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4.1 [化学分析与鉴定];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研究鬼针草Bidensbipinnata的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ODS柱色谱分离并结合SephadexLH-20和HPLC分离纯化,通过理化鉴定和波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鬼针草的正丁醇部位得到6-O-β-D-吡喃葡萄糖基-6,7,3′,4′-四羟基噢(海生菊苷)()、6-O-(6″-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6,7,3′,4′-四羟基噢()、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异奥卡宁-7-O-β-D-吡喃葡萄糖苷()、七叶苷()、(E)2-己烯基-O-β-D-吡喃葡萄糖苷()、正己烷基O-β-D-吡喃葡萄糖苷()、异戊基O-β-D-吡喃葡萄糖苷()、正丁基O-α-D-呋喃果糖苷()、正丁基O-β-D-呋喃果糖苷()、正丁基O-β-D-吡喃果糖苷()。结论以上12个化合物中除海生菊苷和异奥卡宁-7-O-β-D-吡喃葡萄糖苷外,其他10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鬼针草中分离得到。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0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