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解放和文章的变迁

被引:7
作者
郭预衡
机构
关键词
精神解放; 文章; 古文运动; 五四”时期; 白话文; 绝对自由; 思想自由; 文学革命; 陈独秀; 鲁迅; 五四”运动; 专制主义; 政治局面; 《文学革命论》; 胡适之; 韩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五四”运动以后不久,李大钊同志说过:“我以为一切解放的基础都在精神解放。”这话说得何其重要!六十年后的今天,回顾“五四”的基本经验,更感到精神解放是科学发展、文化繁荣的一个关键。别的不说,只说“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就足以证明精神解放对于文章变迁的影响之大。中国文章的变迁,在历史上不止一次,但象“五四”时期白话代替文言,却是空前的大举。因为,号称古文的文言文,唐宋以来已经成为文章的正宗,发展到明代,已经成为“明道”、“立教”“辅俗化民”的工具。再到清代,如桐城姚氏,已经被誉为“举天下之美”也“无以易”的宝贝。甚至到了“五四”时期也还有人说:“宇宙古今之至美,无以易吾文者。”面对如此“珍贵”的遗产,如果废而不用,而“行用土语为文字”,那还得了?那时候正是鲁迅所说的“改革一两,反动十斤”的年代,一些文人学者之爱护古文,并不亚于“未庄”人们之爱护辫子。一废古文,有人简直“若丧考妣”。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1
页数:11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