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油田曙光区兴隆台油层隔层特征及其封隔能力评价

被引:11
作者
隗合明
党犇
顿铁军
机构
[1] 西安工程学院地球科学系!陕西西安
关键词
隔层; 特征; 分类; 综合评价; 辽河油田; 兴隆台油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2+1 [储集层];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辽河油田曙光区兴隆台稠油油层中隔层按岩性可分为泥岩类、砂 (粉砂 )质泥岩类、泥质砂 (粉砂、砾 )岩类。不同类型隔层的特征明显不同 ,渗透率以泥质砂 (砾 )岩类最高 ,其次为砂质粉砂质泥岩类 ,泥岩类最低 ;突破压力以泥岩类最高 ,泥质砂 (粉砂、砾 )岩类最低 ,砂 (粉砂 )质泥岩类介于中间 ;热导率、比热容和热膨胀系数以泥岩类最高 ,次为砂 (粉砂 )质泥岩类 ,泥质砂 (粉砂、砾 )岩类最低。根据隔层的突破压力、中值半径、小孔隙含量、渗透率和厚度等将本区油层隔层分为 3类、6个亚类 ,其中泥岩类为Ⅰ类 (封闭型 )隔层 ,对蒸汽的阻隔能力最强 ,砂(粉砂 )质泥岩为Ⅱ类 (限制 封闭型 )隔层 ,阻隔能力介于Ⅰ类与Ⅲ类之间 ,泥质砂 (粉砂、砾 )岩类为Ⅲ类 (限制型 )隔层 ,阻隔蒸汽能力最低。根据Ⅰ类和Ⅱ类隔层分布系数、<1m厚隔层分布系数及隔层分布连续性 ,综合评价认为 ,兴隆台稠油层 7套隔层中有 4套为好隔层 ,1套为较好隔层 ,2套为差隔层。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盖层封堵能力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J].
傅广,陈章明,姜振学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5, (03) :46-50+127
[2]   济阳坳陷第三系天然气藏盖层评价及其形成机理 [J].
戴贤忠 ;
李学田 .
石油学报, 1991, (02) :1-9
[3]   盖层类型及其对油气运移聚集的控制作用 [J].
郑朝阳 ;
张文达 ;
朱盘良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6, (02) :96-101
[4]  
中国稠油油藏[M]. 西北大学出版社 , 顿铁军等著,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