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谱分析法在识别米兰科维奇旋回及高频层序中的应用——以塔里木盆地塔中-巴楚地区下奥陶统鹰山组为例

被引:23
作者
张运波 [1 ]
赵宗举 [2 ]
袁圣强 [2 ]
郑民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提高石油采收率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钍钾比测井曲线; 米兰科维奇旋回; 频谱分析; 傅里叶变换; 塔里木盆地;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11.02.029
中图分类号
P631.8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巴楚地区露头高频层序研究及塔中地区钻测井三级层序划分的基础上,对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塔中162井和塔中43井下奥陶统鹰山组层序OSQ2的自然伽马能谱测井ln(Th/K)曲线进行了滤波处理、快速傅里叶变换处理、小波时频分析以及调谐处理,识别出具有米兰科维奇旋回特征的高频旋回。结果表明:斜度(黄赤交角)旋回最为明显,周期为37.0ka,是以向上变浅为主的六级米级旋回的主要控制因素,其主旋回平均厚度在台地边缘相带的塔中162井及塔中43井中分别为4.55m及3.97m,在巴楚地区半局限-开阔台地相带中为2~4m;95ka的短偏心率周期是形成五级准层序的主要控制因素,而大致代表四级准层序组形成时限的413ka长偏心率周期在地层记录中表现并不明显。据高频层序叠置关系分析及平均主旋回个数初步估算,塔中-巴楚地区下奥陶统鹰山组层序OSQ2的形成时限大约为4.92Ma,塔中43井鹰山组层序OSQ2受后期构造隆升而被剥蚀约192m。结合四级层序(准层序组)发育时限(413ka)及其叠置关系,以及与其调谐的小波变换曲线特征,初步将塔中-巴楚地区鹰山组层序OSQ2划分出12个准层序组。自然伽马能谱测井ln(Th/K)曲线包含沉积古水深相对变化的信息,是反映气候变化生成的米兰科维奇旋回层序的良好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400 / 41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塔里木盆地塔中—巴楚地区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米兰科维奇旋回性沉积记录研究 [J].
赵宗举 ;
陈轩 ;
潘懋 ;
吴兴宁 ;
郑兴平 ;
潘文庆 .
地质学报, 2010, 84 (04) :518-536
[2]   塔里木盆地奥陶纪层序岩相古地理 [J].
赵宗举 ;
吴兴宁 ;
潘文庆 ;
张兴阳 ;
张丽娟 ;
马培领 ;
王振宇 .
沉积学报, 2009, 27 (05) :939-955
[3]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层序地层格架 [J].
赵宗举 ;
潘文庆 ;
张丽娟 ;
邓胜徽 ;
黄智斌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9, 33 (01) :175-188
[4]   东营凹陷沙河街组四段滩坝砂米氏旋回层序划分与对比附视频 [J].
张海峰 ;
张林晔 ;
姚益民 ;
张守鹏 .
地层学杂志, 2008, (03) :278-284
[5]   柴达木三湖地区七个泉组高频旋回成因分析 [J].
王志坤 ;
钟建华 ;
王多云 ;
艾合买提江阿布都热合曼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2) :1-5
[6]   基于Matlab的测井曲线频谱分析及其在地质研究中的应用——以川东北地区二叠系长兴组为例 [J].
李凤杰 ;
赵俊兴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04) :531-534
[7]   频谱分析法确定乌什凹陷白垩系米氏沉积旋回及沉积速率 [J].
郑民 ;
彭更新 ;
雷刚林 ;
黄少英 ;
吴超 ;
郭华清 ;
李曰俊 .
新疆石油地质, 2007, (02) :170-174
[8]   基于测井数据小波变换的层序划分 [J].
李江涛 ;
余继峰 ;
李增学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4, (02) :48-50
[9]   川东渝北飞仙关组的米兰克维奇周期及其应用 [J].
郑兴平 ;
罗平 .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4, (01) :16-19+62
[10]   测井曲线频谱分析在含煤地层沉积旋回研究中的应用 [J].
李凤杰 ;
王多云 ;
郑希民 ;
刘自亮 ;
王峰 ;
王志坤 ;
李树同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3, (06) :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