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方法对大豆结瘤固氮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6
作者
李淑贞
赵乃新
机构
[1]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关键词
大豆; 结瘤固氮; 大豆根瘤菌; 根瘤细菌属; 结荚鼓粒期; 根瘤; 结瘤; 产量; 根瘤数; 施肥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试验采用乙炔——乙烯还原法(Hardy等人1968)使用SP—2305型气相色谱仪研究了不同施肥方法对大豆结瘤固氮和产量的影响。其主要结果如下:1、大豆施肥必须考虑大豆共生固氮的特点,施肥既能促进根瘤的发育发挥其固氮能力,又能给大豆补充营养。2、在当前生产条件下,种肥每亩施磷5~10斤于种籽下3~5厘米时,据大豆根瘤菌的固氮酶活性测定,大豆生育期的单株固氮量较对照增加61.4%,达到了“以磷增氮”的效果。增产7.9~14.9%。因此,大豆增产重视磷肥的施用是必要的,在缺磷的土壤上效果更显著。3、氮素作追肥,亩追施氮7斤于垅侧开沟深施复土和结荚鼓粒期叶面喷氮肥,亩施尿素1.5~2斤加水60~80斤。氮素主要抑制大豆主根根瘤的发育,对侧根根瘤的发育是促进的,单株根瘤数比对照高16.2~67.6%,单株根瘤重增加4~14.9%,增产10.1~13.1%。结荚鼓粒期叶面喷氮肥,增产4.3~5.9%。
引用
收藏
页码:217 / 22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磷肥在辽宁北部棕壤上对大豆的增产效果 [J].
张澍泽 ;
张士昌 .
土壤通报, 1982, (03) :34-37
[2]   大豆氮磷钼肥的施用及效果 [J].
何庸 ;
石发贞 ;
余世铭 .
中国油料, 1980, (04) :56-59
[3]   白浆土大豆结瘤及其固氮状况 [J].
汤树德 .
土壤学报, 1979, (01) :9-16
[4]   应用大田简法调查豆科根瘤菌的有效性和固氮量 [J].
胡济生 ;
谢寿长 .
中国农业科学, 1964, (03) :44-45
[5]   不同土类上施用微量元素与大豆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关系 [J].
朱淇 ;
梁之婉 ;
陈恩凤 .
土壤学报, 1963, (04) :417-425
[6]   大豆的磷素营养与施肥 [J].
王维军 .
中国农业科学, 1963, (11) :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