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三七”栽培技术
被引:1
作者
:
于洪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铳卡“三七”药材场农科站,铳卡“三七”药材场农科站,
于洪军
王淑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铳卡“三七”药材场农科站,铳卡“三七”药材场农科站,
王淑琴
机构
:
[1]
铳卡“三七”药材场农科站,铳卡“三七”药材场农科站,
来源
:
云南农业科技
|
1980年
/ 01期
关键词
:
三七;
医药;
产量;
人参属;
花苔;
透光度;
透光率;
栽培技术;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三七”是我国名贵的中药材,是五加科人参属植物Panax notoginseng(Burk)F.H chen。它又名“田七”、“三七参”、“山漆”、“金不换”。云南的文山州(旧名开化府]清乾隆开化府志一七五八年汤大宾写到,“开化三七”,主产文山、砚山、西畴、广南等县,栽培历史已有二百多年。“三七”是云南白药的主要原料,在医药上具有很高的评价,《本草纲目》记述,三七能止血、散血、消肿、定痛,刀伤箭伤,杖疮出血不止者,嚼烂涂之或为末掺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39
页数:3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