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雌花两性花同株植物的适应意义

被引:15
作者
卢洋
黄双全
机构
[1]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雌花两性花同株; 性系统; 适应意义; 繁殖生物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4.4 [植物胚胎学(植物发生学)];
学科分类号
090102 ;
摘要
雌花两性花同株是植物个体上同时有雌花和两性花的性系统。与其他性系统相比,雌花两性花同株一直较少受到关注。尽管只有约3%的被子植物是雌花两性花同株的物种,但其分布广泛,具有多种多样的花部特征和传粉模式。解释雌花两性花同株物种的适应意义已有多种假说,包括促进异交、避免雌雄干扰、优化资源配置、昆虫的植食作用以及增大对传粉者的吸引力等,但证据不多,并且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菊科Asteraceae。进一步对不同类群、不同传粉模式的雌花两性花同株的物种进行繁殖生物学研究,并结合系统发育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这一性系统的起源与进化。
引用
收藏
页码:231 / 23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DICHOGAMY IN ANGIOSPERMS [J].
BERTIN, RI ;
NEWMAN, CM .
BOTANICAL REVIEW, 1993, 59 (02) :112-152
[2]  
Inflorescence and floral ontogeny in asteraceae: A synthesis of historical and current concepts[J] . Elizabeth M. Harris.The Botanical Review . 1984 (2)
[3]  
On the inheritance of certain characters in the common groundsel— Senecio vulgaris, Linn. —and its segregates[J] . A. H. Trow.Journal of Genetics . 191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