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藏成藏过程研究

被引:10
作者
李景明 [1 ]
王勃 [1 ]
王红岩 [1 ]
刘飞 [2 ]
刘洪林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2]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煤阶; 煤成气; 气藏; 成藏过程; 对比; 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煤层气藏成藏过程是反映煤层气富集成藏的演化史,研究高、低煤阶煤层气成藏过程及其差异性是研究煤层气富集成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以我国沁水、阜新盆地和美国粉河盆地为例,探讨了高、低煤阶煤层气的成藏过程,分析了现今地下水的补给、运移、排泄和滞流等格局对煤层气藏后期调整和改造所起的不同作用。研究表明,高煤阶气藏成藏过程复杂,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现今地下水格局对气藏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低煤阶气藏具有持续性的特征,地下水格局对气藏的调整和改造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39+163 +16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煤层气基础研究和勘探开发技术新进展 [J].
宋岩 ;
张新民 ;
柳少波 .
天然气工业, 2005, (01) :1-7+204
[2]   中国高煤阶地区的煤层气勘探理论与实践 [J].
刘洪林 ;
赵国良 ;
王红岩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4, (05) :411-414+421
[3]   中国煤的叠加变质作用 [J].
杨起 .
地学前缘, 1999, (S1) :1-8
[4]  
煤层气地质学与勘探开发[M]. 科学出版社 , 苏现波等编著, 2001
[5]  
陆相盆地煤层气地质[M].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桑树勋,秦勇主编, 2001
[6]  
山西南部煤化作用及其古地热系统[M]. 地质出版社 , 秦勇,宋党育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