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虚拟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考

被引:9
作者
吴哲坤 [1 ]
金兆怀 [2 ]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
关键词
虚拟产业集群; 传统产业集群; 比较; 风险;
D O I
10.16164/j.cnki.22-1062/c.2015.06.015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虚拟产业集群产生于信息时代,是利用现代通讯和网络技术,打破地理位置束缚,实现产业集群的跨区发展。通过与传统产业集群比较,确定出虚拟产业集群的适用范围和特点,认为虚拟产业集群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和优势载体。并结合我国虚拟产业集群的现状进行分析,存在着相关研究深入不够、风险认知不足情况,需通过采取加强跨区域合作,加大科研支持,增强大数据理念,警惕风险等措施促进虚拟产业集群在我国健康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韩SNS平台及使用动机比较 [J].
车今善 .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48 (04) :33-38
[2]   关于产业创新政策一些问题的探讨 [J].
李春艳 ;
刘晓静 ;
高瑞静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06) :1-5
[3]   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知识资本增值机制框架研究 [J].
何晓燕 ;
高长元 .
华东经济管理, 2013, 27 (08) :74-77
[4]   我国区域产业经济发展风险规避路径研究——基于虚拟产业集群视角 [J].
庞俊亭 ;
游达明 .
经济地理, 2011, 31 (05) :805-809
[5]   高技术虚拟产业集群知识溢出机制研究 [J].
高长元 ;
程璐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 28 (06) :55-59
[6]   虚拟产业集群组织模式探析及政策建议 [J].
宋昱雯 ;
于渤 .
中国科技论坛, 2008, (11) :52-56
[7]   基于虚拟产业集群的高新区产业发展与创新研究 [J].
夏亚民 ;
翟运开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07, (04) :106-109
[8]   虚拟产业集群——一种新型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J].
李运强 ;
吴秋明 .
华东经济管理, 2006, (12) :42-45
[9]   产业集群效应的经济学分析 [J].
胡宇辰 .
当代财经, 2004, (11) :76-80
[10]   应用信息化整合高新技术企业集群 [J].
罗鸿铭 ;
郝宇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4, (07) :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