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时刻资源与航线布局的时空网络模式分析

被引:6
作者
吴文婕 [1 ,2 ]
张小雷 [3 ]
杨兆萍 [2 ]
韩芳 [2 ]
王璀蓉 [1 ,2 ]
王昭国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
[2]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关键词
航班时刻; 航线布局; 时空网络; 乌鲁木齐机场;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15.06.022
中图分类号
F562.6 [航运企业组织与经营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航班时刻是一种无形的资源,其数量和价值与空域和机场设施资源紧密联系,是航空公司创造收益的前提和保障。深入分析航班时刻资源有助于揭示航空资源的时间空间配置模式与利用潜力。以乌鲁木齐机场为研究对象,收集航班信息数据,从定量分析的角度评价乌鲁木齐机场时刻资源与航线布局现状,以不同时段为时间单位,考察机场24 h内航班时刻资源配置结构,总结其时间结构分异特征与形成机制;从空间角度分析机场航线布局结构与时刻分异特征,重点分析机场未来面向中亚、西亚乃至欧洲境外航线布局与时刻资源分配的潜力。研究表明:航班时刻资源具有时间异质性,大致形成高峰航段、黄金航段或低谷航段等时刻类型,这与时刻分配规律、旅客出行行为习惯有关;航线布局具有空间分异特征,存在联系密集区和稀疏区,与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以及机场在省内、省外、国际市场空间中的不同作用有关,机场航线组织模式主要表现为省内以乌鲁木齐机场为中心的网状区域模式以及连接省外及国外通航城市"点对点"式航线模式。部分进出港航班时刻重叠主要集中在上午高峰航段、中午黄金航段、下午高峰航段、下午黄金航段以及晚小高峰航段,表现为这几个航段内进出港航班相对较为密集,航班进出港时刻的重叠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航段划分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290 / 129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基于航班延误水平的机场航班时刻管理评价方法 [J].
武丁杰 ;
孙宏 .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14, 12 (01) :17-21+27
[2]   我国航班时刻资源的分布研究 [J].
党亚茹 ;
丁飞雅 ;
宋素珍 .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13, 11 (03) :14-23
[3]   枢纽机场航班时刻资源配置的时空网络模式——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为例 [J].
王伟 ;
王成金 .
地理学报, 2013, 68 (06) :762-774
[4]   分配模式之争与我国航班时刻资源分配的公共政策构建 [J].
李国政 ;
杨明洪 .
经济问题探索, 2013, (02) :100-104
[5]   航班时刻资源配置的机制分析——基于利益相关者行为的视角 [J].
李国政 .
管理学刊, 2012, 25 (03) :81-84
[6]   珠三角地区多机场系统航班时刻的仿真优化 [J].
朱承元 ;
卫宏 ;
刁琳 .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3, (04) :236-239
[7]   航班延误成本测算方法研究 [J].
赵文智 ;
刘博 .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 2011, (01) :5-9+15
[8]   机场体系中心性的网络分析方法与实证 [J].
莫辉辉 ;
金凤君 ;
刘毅 ;
王姣娥 .
地理科学, 2010, 30 (02) :204-212
[9]   航班时刻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理论研究 [J].
金永利 .
经济问题探索, 2009, (05) :147-152
[10]   我国航班起降时刻分配和管理机制研究 [J].
刘光才 ;
庄文武 .
经济问题探索, 2008, (04) :185-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