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新能力内涵、结构与测量——基于管理认知与行为导向视角

被引:35
作者
张军 [1 ]
许庆瑞 [2 ]
张素平 [2 ]
机构
[1] 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
[2]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企业创新能力; 能力结构; 知觉-响应模型; 量表开发;
D O I
10.13587/j.cnki.jieem.2014.03.006
中图分类号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自主创新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战略性转型的重要驱动力,企业创新能力的构建与提升是实现自主创新的微观基础。然而现有研究关于企业创新能力的研究多偏重技术因素而对创新的社会性因素重视不足,重视创新能力的绩效阈限而对柔性阈限关注不够,这限制了现有研究成果对创新实践的指导意义。针对现有研究的缺口,基于文献述评,本文首先界定了企业创新能力的理论内涵及其内在结构,并从能力基础层次分析企业自主创新有效实现的关键所在。基于知识创造的动态理论,以"知觉——响应"模型为框架,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企业创新能力构思进行开发,并利用419份国内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企业创新能力由变异感知能力、信息诠释能力、创新决策能力与实施实现能力构成;该构思对企业绩效具有预测效度。文章最后讨论了理论贡献、管理意义与未来研究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非研发创新:被忽视的中小企业创新另一面 [J].
郑刚 ;
刘仿 ;
徐峰 ;
彭新敏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4, 35 (01) :140-146
[2]   企业动态能力构建的组织机制研究——基于知识共享与集体解释视角的案例研究 [J].
张军 ;
张素平 ;
许庆瑞 .
科学学研究, 2012, 30 (09) :1405-1415
[3]   企业动态能力形成路径研究——基于创新要素及创新层次迁移视角的案例研究 [J].
张军 ;
金露 .
科学学研究, 2011, 29 (06) :939-948
[4]   基于本土市场规模的内生化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的第三条道路 [J].
徐康宁 ;
冯伟 .
中国工业经济, 2010, (11) :58-67
[5]   自主创新及创新自主性测度研究 [J].
宋河发 ;
穆荣平 ;
任中保 .
中国软科学, 2006, (06) :60-66
[6]   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J].
官建成 ;
史晓敏 .
中国机械工程, 2004, (11) :60-64
[7]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及综合评价 [J].
胡恩华 .
科研管理, 2001, (04) :79-84
[8]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实证分析 [J].
杨宏进 .
统计研究, 1998, (01) :53-58
[9]   企业技术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之关系研究 [J].
魏江 ;
许庆瑞 .
科研管理, 1996, (01) :22-26
[10]  
The influence of scope, depth, and orientation of external technology sources on the innovative performance of Chinese firms[J] . Jin Chen,Yufen Chen,Wim Vanhaverbeke.Technovation . 2011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