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共治: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

被引:80
作者
温暖
机构
[1] 南开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生态环境; 治理;
D O I
10.13727/j.cnki.53-1191/c.2021.03.014
中图分类号
F323.22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全局战略意义。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全部完成,"三农"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工业和城市污染治理得到充分的重视,相较而言,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无论是重视程度和投入整治力度都显得较为薄弱,个别农村地区问题比较突出。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应该与时俱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坚持科学的治理方法,开展系统治理工程。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生态环境治理应构建系统型治理体系,采用多元共治,其中,法律基础治理手段,应健全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立法体系和执法体系,强调公众参与。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2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从综合生态系统到综合调整机制——构建生态文明法治基础理论的一条路径 [J].
蔡守秋 .
甘肃政法大学学报, 2017, (01) :1-29
[2]   当代中国城乡关系的演变逻辑与城市中心主义的兴起——基于国家、社会与个体的三维透视 [J].
文军 ;
沈东 .
探索与争鸣, 2015, (07) :71-77+2
[3]  
基于生态文明的法理学[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蔡守秋,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