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MS8.0地震中央断裂北段地表破裂特征

被引:7
作者
乔宝成
李勇
董顺利
闫亮
陈浩
马博琳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汶川MS8.0地震; 龙门山构造带; 中央断裂; 地表破裂; 同震位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2 [地震与地球构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了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发震构造龙门山构造带的北段,即北川-南坝-林庵寺断裂的地表破裂。通过黄家坝、桂溪、平通、南坝、石坎子等地的考察和测量,显示该段地表破裂沿断裂带连续分布,走向为N45°~65°E。垂直位错与水平位错比值从西南段黄家坝的2.8:1逐渐降低到北东段南坝、石坎子的0.9:1。地表破裂特征表明,断裂以右旋走滑分量为主,并具有较高的逆冲分量。余震分布表明,青川断裂与北川-南坝-林庵寺断裂之间可能存在隐伏活动断裂。
引用
收藏
页码:333 / 338+348 +34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汶川中强余震震源深度的确定及其意义 [J].
张瑞青 ;
吴庆举 ;
李永华 ;
丁志峰 ;
曾融生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 (10) :1234-1241
[2]   汶川8.0级大地震及其余震序列重定位研究 [J].
黄媛 ;
吴建平 ;
张天中 ;
张东宁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 (10) :1242-1249
[3]   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甘肃强震记录与初步分析 [J].
刘旭宙 ;
姚凯 ;
何新社 ;
周民都 ;
闵祥仪 .
西北地震学报, 2008, (03) :266-269+303
[4]   地震动态应力触发研究进展 [J].
张彬 ;
杨选辉 ;
陆远忠 .
西北地震学报, 2008, (03) :298-303
[5]   汶川MS8.0地震地表破裂带及其发震构造 [J].
徐锡伟 ;
闻学泽 ;
叶建青 ;
马保起 ;
陈杰 ;
周荣军 ;
何宏林 ;
田勤俭 ;
何玉林 ;
王志才 ;
孙昭民 ;
冯希杰 ;
于贵华 ;
陈立春 ;
陈桂华 ;
于慎鄂 ;
冉勇康 ;
李细光 ;
李陈侠 ;
安艳芬 .
地震地质, 2008, (03) :597-629
[6]   汶川地震的地表破裂与逆冲-走滑作用 [J].
李勇 ;
周荣军 ;
董顺利 ;
张毅 ;
何玉林 ;
陈浩 ;
闫亮 ;
乔宝成 ;
马博琳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4) :404-413
[7]   龙门山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性分段的初步研究 [J].
陈国光 ;
计凤桔 ;
周荣军 ;
徐杰 ;
周本刚 ;
黎小刚 ;
叶友青 .
地震地质, 2007, (03) :657-673
[8]   青藏高原东缘活动构造 [J].
周荣军 ;
李勇 ;
Alexander L Densmore ;
Michael A Ellis ;
何玉林 ;
王凤林 ;
黎小刚 .
矿物岩石, 2006, (02) :40-51
[9]   龙门山断裂带北段晚第四纪活动性讨论 [J].
李传友 ;
宋方敏 ;
冉勇康 .
地震地质, 2004, (02) :248-258
[10]   龙门山及其邻区的构造和地震活动及动力学 [J].
邓起东,陈社发,赵小麟 .
地震地质, 1994, (04) :389-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