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年华中地区霾污染的特征

被引:33
作者
谭成好 [1 ]
赵天良 [1 ,2 ]
崔春光 [3 ]
罗伯良 [4 ]
张磊 [1 ]
白永清 [3 ]
机构
[1] 不详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
[3] 不详
[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5]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6] 湖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7] 不详
关键词
华中地区; 霾污染; 变化趋势; 统计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1962~2011年霾日观测资料,使用线性回归、聚类分析及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近50年华中地区霾污染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华中地区的霾高发中心位于河南中北部、湖北中西部和湖南中部人口集中的气溶胶浓度高值区,其中霾日数最多的站点为河南新乡,年均达到79.1d.霾的季节性变化表现为冬季霾日数最多,夏季最少,霾污染是典型的冬季大气环境事件.但随着近年春夏秋三季霾日的增加,华中地区霾污染的季节性差异减小.城市地区是华中霾污染严重的区域.近50年污染地区霾发生频率增多,而相对清洁地区霾污染发生频率减少.华中地区大气环境呈现出两极分化的变化特征.近50年来华中地区霾日增加受人为污染物排放加强和东亚季风减弱的共同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2272 / 228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北京地区冬夏季持续性雾-霾发生的环境气象条件对比分析[J]. 廖晓农,张小玲,王迎春,刘伟东,杜佳,赵玲慧.环境科学. 2014(06)
[2]   重污染下我国中东部地区1960~2010年霾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 [J].
符传博 ;
丹利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4, 19 (02) :219-226
[3]   三种霾日统计方法的比较分析——以环首都圈京津冀晋为例 [J].
吴兑 ;
陈慧忠 ;
吴蒙 ;
廖碧婷 ;
王迎春 ;
廖晓农 ;
张小玲 ;
权建农 ;
刘伟东 ;
古月 ;
赵秀娟 ;
孟金平 ;
孙丹 .
中国环境科学, 2014, 34 (03) :545-554
[4]   河南1981年以来霾日变化特征分析 [J].
张方 ;
顾万龙 ;
姬兴杰 .
灾害学, 2014, 29 (02) :65-68
[5]   近50年我国雾和霾的长期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湿度的关系 [J].
丁一汇 ;
柳艳菊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4, 44 (01) :37-48
[6]   1960—2012年西安地区雾霾日数与气象因素变化规律分析 [J].
王珊 ;
修天阳 ;
孙扬 ;
孟小绒 ;
徐军昶 .
环境科学学报, 2014, 34 (01) :19-26
[7]  
Mechanism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January 2013 heavy haze pollution episode over central and eastern China[J]. WANG YueSi,YAO Li,WANG LiLi,LIU ZiRui,JI DongSheng,TANG GuiQian,ZHANG JunKe,SUN Yang,HU Bo,XIN JinYuan.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 2014(01)
[8]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霾的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J].
史军 ;
崔林丽 .
中国环境科学, 2013, 33 (12) :2113-2122
[9]   最近40年中国雾日数和霾日数的气候变化特征 [J].
孙彧 ;
马振峰 ;
牛涛 ;
付如友 ;
胡俊峰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3, 18 (03) :397-406
[10]   京津冀区域霾天气特征 [J].
赵普生 ;
徐晓峰 ;
孟伟 ;
董璠 ;
何迪 ;
石庆峰 ;
张小玲 .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 (01) :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