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救与赈济:近代安徽民间社会对灾荒的救助

被引:8
作者
汪志国
机构
[1] 池州学院历史与社会学系
关键词
近代安徽; 民间社会; 灾荒救助; 自救; 赈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9 [地方史志]; D693 [民国时代政治];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摘要
近代安徽自然灾害极其频繁,水灾、旱灾、蝗灾、震灾等破坏性较大灾害的发生频率都较鸦片战争以前为高。面对如此频繁的自然灾害,政府的灾荒救济往往不能完全解决灾荒问题,所以,官府往往提倡民间自救,近代安徽民间社会救济主要有二种形式,一是农村社区的自救与互助,主要有建立民仓和筹资集款,开展社区互助等途径;另一是民间组织的赈济,主要有华洋义赈会、基督教和佛教等宗教团体、安徽灾区筹赈会等开展的救灾活动,这些灾荒救助活动缓解了因官府救灾不力而出现的灾荒危机。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80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自然灾害重压下的乡村.[D].汪志国.南京农业大学.2006, 02
  • [2] 民间组织与灾荒救治.[M].蔡勤禹著;.商务印书馆.2005,
  • [3] 清代经济简史.[M].张研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 [4] 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史研究.[M].(韩)田炯权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 [5] 世纪之交的晚清社会.[M].李文海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 [6] 中国近代社会史.[M].乔志强主编;.人民出版社.1992,
  • [7] 农村合作..董时进;.北平大学农学院.1931,
  • [8] 华洋义赈救灾总会在皖赣工事概况..王士勉;.农业周报.1933, 20
  • [9] 民国《南陵县志》....,
  • [10] 食贷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