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stx-大肠埃希菌eae基因分型的研究<spanid="corr-video"class="type"style="display:none">附视频</span>

被引:3
作者
潘劲草
孟冬梅
王衡
黄志成
施世锋
刘克洲
机构
[1] 浙江大学传染病研究所
[2] 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LEE毒力岛; eae; 基因分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78 [病原细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了解我国大肠埃希菌LEE毒力岛eae基因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从浙江省分离的 2 0株携LEE毒力岛大肠埃希菌株的eae基因 3′端部分以PCR法和限制性酶切法进行分型 ,未能分型的进行核酸序列测定 ,确定型别 ;对LEE毒力岛在染色体上的插入位点进行鉴定 ,对菌株进行ERIC PCR分型。结果  2 0株大肠埃希菌的LEE毒力岛的eae基因以β型为主 (占4 5 .0 0 % ) ,用限制酶切β型可进一步分为二个亚型 ,γ型eae与EHECO15 7∶H7933株的γ型eae酶切图谱差异较大。对未能用PCR法分型的 3株eae阳性大肠埃希菌菌株 ,其推定的intiminC端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96 1株为γ 2型 ,C130 1株为ε型的新亚型 (C端序列与ε型最相近 ,一致性为 83.39% ) ,97 3株C端序列与α型最相近 (一致性为 5 8.0 6 % ) ,将其定为新的λ型。另外发现 97 3株中 ,1个IS2 0 0变种插入到eae和escD基因间隔区。 9株菌的LEE插入位点为selC ,其中 2株同时还存在完整的selC位点 ;另 11株可能存在着除selC和pheU以外的插入位点。几乎所有 2 0株菌间的ERIC PCR指纹呈现不同程度的差异 ,同一型的eae可出现在指纹相差很大的菌株中 ,但同时也存在着少量的携同型eae的同一克隆群菌株。结论 我国分离的stx- 大肠埃希菌eae基因在 3′端有较高的多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志贺毒素阴性的大肠埃希菌O157菌株的毒力因子检测 [J].
潘劲草 ;
孟冬梅 ;
黄志成 ;
祝水芬 ;
姚怀芳 ;
施世锋 .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2001, (02) :117-121
[2]   大肠埃希菌LEE毒力岛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J].
潘劲草 ;
孟冬梅 ;
黄志成 ;
斯国静 ;
祝水芬 ;
姚怀芳 ;
王衡 ;
施世锋 .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01, (01) :1-6
[3]  
The role of the eaeA gene in diarrhea and neurological complications in a gnotobiotic piglet model of 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 infection. Tzipori S, Gunzer F, Donnengerg MS, et al. Infection and Immunity .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