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南迦巴瓦峰地区高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特征及其构造地质意义

被引:71
作者
丁林
钟大赉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南迦巴瓦峰; 高压麻粒岩; 变质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3 [变质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南迦巴瓦峰地区出露的大片石榴石兰晶石高压麻粒岩 ,提供了一个观察青藏高原深部地壳岩石及结构的窗口 .根据高压麻粒岩的岩相学特点 ,可识别出 3期变质矿物组合 ,即 ,M1:Mus +Bi +Pl+Q ;M2 :Gt +Ky +Perphite/Antiperphite +Rt+Q ;M3 :Gt +Sill +Cord +Sp +Ilm±Opx .高峰变质作用 (M2 )条件为 :T =75 0~ 85 0℃ ,P =1.40~ 1.80GPa .退变质作用 (M3 )条件为 :T =62 1~ 72 6℃ ,P =0 .60~ 0 .70GPa .由于构造加厚 ,产生高峰变质组合的同位素年龄为 45~ 69Ma ,在后期减压抬升过程中 ,叠加产生退变质组合的同位素年龄为 18~ 2 3Ma .石榴石兰晶石高压麻粒岩矿物间反应关系、温压估算、成岩格子及对应阶段的同位素年代所限定的P T t轨迹为一个顺时针轨迹 ,具有等温降压 (ITD)的特征 .高压麻粒岩变质作用历史说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时间比普遍接受的 45Ma要早 ,在 70Ma前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已开始碰撞 .
引用
收藏
页码:385 / 39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9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