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耗散结构论的高校隐性知识转移机理分析和模型研究

被引:5
作者
张朝宾 [1 ]
吴洁 [1 ]
黄伟 [1 ]
施琴芬 [2 ]
张运华 [1 ]
机构
[1] 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南京邮电大学科技处
关键词
高校; 隐性知识转移; 耗散结构; 机理; 模型;
D O I
10.14018/j.cnki.cn13-1085/n.2010.11.017
中图分类号
TP182 [专家系统、知识工程];
学科分类号
1111 ;
摘要
高校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主要生产与传播基地,无论是知识的深度还是广度都是企业和其他机构所无法比拟的。高校竞争优势的创建和维持取决于知识转移的绩效,尤其是隐性知识转移的绩效。同时,高校隐性知识转移的效率和效果又具有外部性,这种外部性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从耗散结构论的视角,运用耗散结构和熵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了高校隐性知识转移的关键影响因素和主要转移途径,从定量的角度对高校隐性知识转移的机理进行了阐释,并结合高校的三大功能提出了高校隐性知识转移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141 / 14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基于耗散结构论的产业创新动力系统研究 [J].
钱芳 ;
刘伟 .
科技管理研究, 2008, 28 (12) :145-147
[2]   基于知识供应链的高校知识转移模式研究 [J].
孟庆敏 ;
吴洁 .
科技管理研究, 2008, (08) :143-144+159
[3]   试论信息时代高等学校的职能 [J].
肖红艳 ;
谭咏梅 .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3, (04) :61-63
[4]  
Strategic knowledge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 integrative conceptual framework[J] . Juan Carlos Bou-Llusar,Mercedes Segarra-Ciprés.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 2006 (4)
[5]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Practice: An Exploratory Case Study[J] . Shan L. Pan,Harry Scarbrough.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 . 199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