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昌都地区森林植被碳储量及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10
作者
任德智 [1 ]
葛立雯 [2 ]
王瑞红 [1 ]
张娜 [3 ]
潘刚 [3 ]
机构
[1]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高原生态研究所
[2] 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3]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西藏昌都地区; 碳储量; 碳密度; 空间分布;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1604.001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昌都地区第6次二类森林资源清查数据资料,运用生物量转换因子法进行生物量估算,以藏东南实测含碳率与国内含碳率的相关研究相结合,确定不同树种的含碳率,在此基础上,估算了昌都地区的森林碳储量和碳密度,并探讨其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昌都地区的森林总碳储量约为1.058×10~8t,平均碳密度为67.31 t·hm-2,均低于林芝地区;各森林类型碳储量在4.5×10~28.21×10~7t,以云杉林的碳储量占绝对优势,为昌都地区的77.82%,碳密度则在19.88~81.16 t·hm-2;从龄组来看,以成、过熟林碳储量为主,占总森林碳储量的77.91%,各龄组碳密度随年龄增加呈近直线增加趋势;从森林碳储量和碳密度的分布格局来看,森林碳储量呈以左贡县最高,丁青县最低,"三江"南部区为高森林碳储量区,"三江"中游区为低森林碳储量区,"三江"上游区为中等森林碳储量区的总体分布格局;总体上,森林碳密度则呈以东北部江达县为最高,东南部的芒康县为最低,"三江"上游区平均碳密度最高,"三江"南部区次之,"三江"中游区最低,但空间分布差异相对较小(60.55~74.41 t·hm-2)。
引用
收藏
页码:903 / 90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西藏昌都地区川西云杉分布及林木生长规律研究.[D].白文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06
  • [2] 西藏林芝地区森林碳储量、碳密度及其分布.[J].葛立雯;潘刚;任德智;杜玉婕;郑祥蕾;.应用生态学报.2013, 02
  • [3] 基于IPCC的河北省2005年森林碳储量
    毕君
    王超
    李联地
    史靖
    [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1, 39 (12) : 36 - 38
  • [4] 吉林省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碳密度及其分布.[J].王新闯;齐光;于大炮;周莉;代力民;.应用生态学报.2011, 08
  • [5] 基于森林清查资料的中国森林植被碳储量
    李海奎
    雷渊才
    曾伟生
    [J]. 林业科学, 2011, 47 (07) : 7 - 12
  • [6] 西双版纳森林植被碳储量动态与增汇潜力研究
    张修玉
    许振成
    王俊能
    宋巍巍
    秦建桥
    胡习邦
    张婉璐
    邹洁
    [J]. 生态环境学报, 2011, 20 (03) : 397 - 402
  • [7] 近二十年(1989—2009)昌都研究综述
    梁艳
    [J]. 中国藏学, 2010, (03) : 86 - 91+175
  • [8] 森林固碳能力估测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樊晓亮
    闫平
    [J]. 防护林科技, 2010, (01) : 60 - 63
  • [9] 建藏东生态屏障 铸高原绿色明珠——昌都林业改革开放30年成就斐然
    郭宗惠
    黄志伟
    肖蕾
    [J]. 中国林业, 2009, (03) : 32 - 33
  • [10] 四川省及重庆地区森林植被碳储量动态
    黄从德
    张健
    杨万勤
    唐宵
    赵安玖
    [J]. 生态学报, 2008, (03) : 966 - 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