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以大连市为例

被引:20
作者
顾成林 [1 ,2 ]
李雪铭 [1 ]
机构
[1]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2] 佳木斯大学理学院地理系
关键词
生态环境质量; 层次分析; 模糊综合评价; 大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论文针对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城市生态环境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从白然、社会、经济的角度,选取了20个单项指标,构建了大连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出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模型。并对大连市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实证研究,定量地对大连的生态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MapInfo软件生成大连市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分布图。结论为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优良,中心城区、长海县生态环境质量为优,金州区、旅顺口区、瓦房店市、庄河市为良,普兰店市为中。
引用
收藏
页码:172 / 179+187 +18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对我国城市化进程引入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思考 [J].
邝奕轩 ;
杨芳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5, (02) :54-55
[2]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J].
强虹 ;
刘增文 ;
彭少兵 .
干旱环境监测, 2003, (04) :200-202+250
[3]   初论我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J].
徐燕 ;
周华荣 .
干旱区地理, 2003, (02) :166-172
[4]   生态足迹分析法在生态持续发展定量研究中的应用——以南京市1998年的生态足迹计算为例 [J].
赵秀勇 ;
缪旭波 ;
孙勤芳 ;
钱汪洋 .
农村生态环境, 2003, (02) :58-60
[5]   层次分析法在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J].
喻良 ;
伊武军 .
四川环境, 2002, (04) :38-40
[6]   金沙江干热河谷土地荒漠化评价方法研究 [J].
范建容 ;
刘淑珍 ;
钟祥浩 ;
李勇 .
地理科学, 2002, (02) :243-248
[7]   城市生态学与城市生态环境研究进展 [J].
鲁敏 ;
张月华 ;
胡彦成 ;
李英杰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1) :76-81
[8]   层次分析法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不足与改进 [J].
孟宪林 .
四川环境, 2001, (01) :50-52
[9]   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评方法研究 [J].
刘鲁君 ;
叶亚平 .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0, (04) :13-17
[10]   湖南柑桔气候资源综合评价研究 [J].
谢炳庚 ;
李晓青 ;
程伟民 .
经济地理, 1992, (04) :84-8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