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ERN的中国大气降水同位素观测网络

被引:58
作者
宋献方 [1 ]
柳鉴容 [1 ]
孙晓敏 [2 ]
袁国富 [2 ]
刘鑫 [1 ]
王仕琴 [1 ]
侯士彬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水分分中心
关键词
大气降水; 氘; δ18O; CHNIP;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 [降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大气降水是水循环的输入项,也是指示气候变化的关键因子。稳定同位素18O、D和放射性同位素T作为水分子的组成要素,是描述水循环演化历史信息的理想天然示踪剂。对降水中氢氧同位素进行系统的观测将有助于明确全球及各局地水循环机制及大气环流模式。首先回顾与评述了全球大气降水同位素网络(GNIP)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同时,指出中国大气降水同位素观测与研究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为基础,建立中国大气降水同位素观测网络(CHNIP),并对该网络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初步成果等进行了介绍。
引用
收藏
页码:738 / 74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东台沟实验流域降水氧同位素特征与水汽来源 [J].
刘相超 ;
宋献方 ;
夏军 ;
于静洁 ;
杨聪 ;
李发东 .
地理研究, 2005, (02) :196-205
[2]   亚洲降水中δ18O沿不同水汽输送路径的变化 [J].
章新平 ;
刘晶淼 ;
田立德 ;
姚檀栋 .
地理学报, 2004, (05) :699-708
[3]   国际环境同位素水文学会议纪要及我国的研究对策 [J].
宋献方 ;
于静洁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4, (01) :114-115
[4]   不同时间尺度下的稳定同位素变化 [J].
章新平 ;
姚檀栋 ;
刘晶淼 ;
田立德 .
冰川冻土, 2003, (04) :428-432
[5]   应用环境同位素技术研究华北典型流域水循环机理的展望 [J].
宋献方 ;
夏军 ;
于静洁 ;
刘昌明 .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06) :527-537
[6]   我国降水中δ18O的分布特点 [J].
章新平 ;
姚檀栋 .
地理学报, 1998, (04) :70-78
[7]   中国西部降水中δD的初步研究 [J].
田立德 ;
姚檀栋 ;
M.Stievenard ;
J.Jouzel .
冰川冻土, 1998, (02) :79-83
[8]   影响中国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组成的主要因素分析 [J].
刘进达 ;
刘恩凯 ;
赵迎昌 ;
王东升 .
勘察科学技术, 1997, (04) :14-18
[9]   中国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时—空分布规律探讨 [J].
刘进达 ;
赵迎昌 ;
刘恩凯 ;
王东升 .
勘察科学技术, 1997, (03) :34-39
[10]   中国降水同位素站网 [J].
赵珂经,顾慰祖,顾文燕,毛羽骏 .
水文, 1995, (05) :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