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投资争端中最惠国待遇条款适用范围的扩展——由实体性问题向程序性问题的转变

被引:7
作者
刘颖
封筠
机构
[1] 暨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最惠国待遇条款; 实体性问题; 程序性问题; 双边投资条约; 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
D O I
10.13415/j.cnki.fxpl.2013.04.021
中图分类号
D996.4 [国际投资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9 ; 030206 ; 030609 ;
摘要
随着国际投资活动的日益繁盛和投资争端不断增加,投资者希望双边投资条约中最惠国待遇条款的适用由实体性问题扩展到程序性问题。由于争端解决安排与对外国投资者的保护之间存在重要联系,ICSID的部分相关案件裁决结果支持此种扩展适用。但是,最惠国待遇条款的此种扩展适用应该处理好以下问题:双边投资条约的解释、与仲裁意识自治相关的管辖权确定、公共政策限制、用尽当地救济与等待期的区分以及条约搭配与条约选购。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2]   美国国际投资法理论和实践的晚近发展——浅析美国双边投资条约2004年范本 [J].
张辉 .
法学评论, 2009, 27 (02) :63-68
[3]   从实体到程序:最惠国待遇适用范围之争 [J].
徐崇利 .
法商研究, 2007, (02) :41-50
[4]   ICSID体制内用尽当地救济原则的三大挑战及对策 [J].
王海浪 .
国际经济法学刊, 2006, 13 (03) :238-267
[5]  
国际投资法的新发展与中国双边投资条约的新实践[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陈安, 2007
[6]  
奥本海国际法[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英)奥本海著, 1995
[7]  
条约法概论[M]. 法律出版社 , 李浩培著,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