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的界限及其突破——一个公共治理创新视角的分析

被引:6
作者
张志鹏
机构
[1] 南京工程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
长三角一体化; 公共治理; 多中心治理; 俱乐部物品;
D O I
10.19629/j.cnki.34-1014/f.201130014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长三角一体化已从理论设想走向规划、政策和行动。为了解释长三角一体化现象得以出现的原因及其界限,在梳理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公共治理一体化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综合性的"经济—公共治理"分析框架。分析表明:一方面,市场收益和政府动机是推动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长三角一体化也面临着广义交易费用的约束条件。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长三角在混合物品、俱乐部物品和纯公共物品的一体化上都存在着一定的界限。消除这些界限需要从公共治理创新的视角出发,采取多元协商治理、多种方式提供公共服务以及加强人口流动等举措。为此,建议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社区多个层面创造必要的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长三角一体化与区域养老融合发展机制研究 [J].
张卫 ;
马岚 ;
后梦婷 ;
鲍磊 .
现代经济探讨, 2018, (04) :80-87
[2]   社区居委会去行政化改革的悖论及其原因探析 [J].
张雪霖 ;
王德福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6, (01) :32-38
[3]  
欧洲一体化理论:在实践中丰富与发展[J]. 宋新宁.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4(06)
[5]   全球化视角的区域主义与区域一体化理论阐释 [J].
王珏 ;
陈雯 .
地理科学进展, 2013, 32 (07) :1082-1091
[6]   长江三角洲区域市场一体化水平测度与进程分析 [J].
杨凤华 ;
王国华 .
管理评论, 2012, 24 (01) :32-38
[7]   公共教育服务体制创新:治理的视角 [J].
蒲蕊 .
教育研究, 2011, 32 (07) :54-59
[9]   从文化资本到文化整合:新时期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战略 [J].
陈雯 ;
何雨 .
现代城市研究, 2009, 24 (10) :24-28
[10]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效应与展望 [J].
陈建军 ;
陈国亮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25 (05) :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