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试论制宪权和修宪权的同质性
被引:2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斯彬
机构
:
[1]
华侨大学法学院
来源
: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年
/ 01期
关键词
:
制宪权;
修宪权;
同质性;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D921 [国家法、宪法];
学科分类号
:
030103 ;
摘要
:
从各方面比较得出制宪权和修宪权具有同质性。社会变迁和代际更替带来了人民意志必然的变迁,必须承认后代人同样享有制宪权。但是社会发展具有延续性,后代人不必主张完全的制宪权,因此代之以修宪权。修宪权是制宪权的转化,这解释了同质性的命题。并且,修宪权有其独立的形态,它是制宪权的制度化和法律化。当代中国相对频繁的修宪是难免的,认识修宪权和制宪权的关系对行宪修宪实践将有着诸多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宪法[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周叶中主编, 2005
[2]
宪法学说[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德)卡尔·施米特(CarlSchmitt)著, 2005
[3]
现代宪法的逻辑基础[M]. 法律出版社 , 莫纪宏著, 2001
[4]
杰斐逊选集[M]. 商务印书馆 , (美)托马斯·杰斐逊(ThomasJefferson)著, 1999
[5]
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奥)凯尔森(HansKelsen)著, 1996
←
1
→
共 5 条
[1]
宪法[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周叶中主编, 2005
[2]
宪法学说[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德)卡尔·施米特(CarlSchmitt)著, 2005
[3]
现代宪法的逻辑基础[M]. 法律出版社 , 莫纪宏著, 2001
[4]
杰斐逊选集[M]. 商务印书馆 , (美)托马斯·杰斐逊(ThomasJefferson)著, 1999
[5]
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奥)凯尔森(HansKelsen)著, 199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