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年来长江入河口区含沙量和输沙量的变化趋势

被引:27
作者
张瑞
汪亚平
潘少明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关键词
Hilbert-Huang变换; 含沙量; 输沙量; 人类活动; 长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148 [河口、港湾、海岸泥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研究长江入河口区含沙量和输沙量的变化规律,用Hilbert-Huang变换对长江大通水文站近50a来的月均含沙量和输沙量时间序列进行分析,以研究它们在长江入河口区的演变特征。结果显示,虽然长江大通站多年含沙量和输沙量与多年径流量之间相关性不显著,但月均含沙量和输沙量仍具有类似径流的周期性震荡特征,即两者均具有显著的季节、洪枯季变化;含沙量具有26a,12a,4a和2a左右的周期性变化,输沙量具有27a,7a,4a,2a的周期性变化,这些周期性震荡主导着长江入河口区含沙量和输沙量的变化;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和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分别是含沙量和输沙量下降加速的阶段,但90年代以后含沙量和输沙量下降呈减缓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长江大通水文站径流量的时间系列分析 [J].
张瑞 ;
汪亚平 ;
潘少明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4) :423-434
[2]   长江口水沙入海通量的观测与分析 [J].
汪亚平 ;
潘少明 ;
HVWang ;
高建华 ;
杨旸 ;
王爱军 ;
李占海 ;
吴中 .
地理学报, 2006, (01) :35-46
[3]   长江水沙变化对河口水下沙洲发育影响的研究 [J].
钮新强 ;
徐建益 ;
李玉中 .
人民长江, 2005, (08) :31-33+76
[4]   长江大通站输沙量时间序列分析研究 [J].
应铭 ;
李九发 ;
万新宁 ;
沈焕庭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01) :83-87
[5]   我国夏季东部区域降水异常年代际、年际变化分析 [J].
段明铿 ;
王盘兴 ;
林开平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5, (01) :93-100
[6]   河口大型工程对长江河口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及生物量的影响研究 [J].
叶属峰 ;
纪焕红 ;
曹恋 ;
黄秀清 .
海洋通报, 2004, (04) :32-37
[7]   长江大通站水沙过程的基本特征Ⅱ.输沙过程分析 [J].
贺松林 ;
王盼成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2) :81-86+109
[8]   长江大通站水沙过程的基本特征Ⅰ.径流过程分析 [J].
王盼成 ;
贺松林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2) :72-80
[9]   长江水沙变化发展趋势 [J].
府仁寿 ;
虞志英 ;
金镠 ;
方红卫 .
水利学报, 2003, (11) :21-29
[10]   人类活动对黄河中游高含沙水流的影响 [J].
许炯心 .
地理科学, 2002, (03) :294-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