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及世界经济影响研究

被引:13
作者
李丽
邵兵家
陈迅
机构
[1]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中印自由贸易区; GTAP模型; 动态递归; 一般均衡; 经济影响;
D O I
10.13516/j.cnki.wes.2008.02.006
中图分类号
F752 [中国对外贸易];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摘要
本文运用GTAP模型和等递归动态法,针对中国与印度自由贸易区的构建,以及在此基础上可能形成的其他不同区域合作方案,对中国的贸易规模、贸易结构、GDP、福利水平和生产格局等将产生的经济影响进行了一般均衡模拟分析。研究表明:在不同区域合作方案下,中国福利损益有差异;中国的贸易规模及除服务业之外的各产业的进出口增长都比较显著;服务业是中国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薄弱产业;"10+6"方案对中国最不利,而中国-印度自由贸易区和中国-印度-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方案对中国较为有利。中国的优势方案是争取在印度、澳大利亚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区,而避免东盟、日本等的加入。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8+86 +86-8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多哈回合对中国农业的影响:基于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的初步评估 [J].
李众敏 ;
吴凌燕 .
世界经济, 2007, (02) :32-39
[2]   CAFTA的构建对成员国经济影响的计量研究 [J].
邵兵家 ;
李丽 .
经济科学, 2006, (06) :97-106
[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区域农产品贸易的动态影响分析 [J].
周曙东 ;
胡冰川 ;
吴强 ;
崔奇峰 .
管理世界, 2006, (10) :14-21
[4]   浅谈中印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 [J].
文富德 .
南亚研究季刊, 2006, (01) :1-7+78+4
[5]   中国和印度贸易发展潜力和贸易政策修正探析 [J].
叶德利 .
国际经贸探索, 2005, (05) :32-35
[6]   取消MFA后的贸易安排对世界和我国经济影响及政策含义 [J].
杨军 ;
张海森 ;
黄季焜 .
管理世界, 2005, (03) :67-74
[7]   东亚经贸合作安排: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比较研究 [J].
薛敬孝 ;
张伯伟 .
世界经济, 2004, (06) :51-59
[8]  
Computational analysis of the Free Trade Area of the Americas (FTAA)[J] . Drusilla K. Brown,Kozo Kiyota,Robert M. Stern.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 2005 (2)
[9]  
Biotechnology boosts to crop productivity in China: trade and welfare implications[J] . Jikun Huang,Ruifa Hu,Hans van Meijl,Frank van Tongeren.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 2004 (1)
[10]  
A base case scenario for the dynamic model .2 Walmsley,T.L,V.D Betina,and A.M.Robert. Center for Global Trade Analysis,Purdue University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