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脱离模型的实验研究

被引:9
作者
孙晓东
张皙
陈荣家
李霞萍
机构
[1]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上海
[2]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病理室!上海
关键词
兔; 视网膜脱离; 透明质酸钠; 动物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74.1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尝试在兔眼上建立有效的实验性视网膜脱离 (retinaldetachment,RD) ,为今后研究RD复位后视功能损害机理奠定基础。方法 :14只成年灰兔 ,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显微镜下使用 2 7G前房注射针在赤道部视网膜上造孔后 ,注射 0 .1%透明质酸钠 0 .2~ 0 .3ml,可见视网膜呈灰白色隆起。术后观察 1~4周后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术后 10 0 %实验兔发生RD ,范围达 75 %~ 85 %。所有眼反应轻微 ,玻璃体内未见明显炎症反应。RD维持 4~ 6天 ,平均 5 .2天。组织学切片显示RD眼玻璃体内少量炎症细胞浸润 ,术后 1周组和 2周组各有 1眼在镜下有浆液性扁平RD ,其余眼镜下均复位 ,未见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通过在兔眼视网膜下注射透明质酸钠的方法建立RD动物模型 ,方法简便、实用、有效 ,为今后进一步研究RD后的视网膜改变奠定了实验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53 / 15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和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动物模型 [J].
高永峰 ;
张皙 .
眼科研究, 2000, (01) :92-93
[2]   视网膜脱离术后的颜色明度敏感性 [J].
孙晓东 ;
许迅 ;
张皙 .
眼科研究, 1996, (03) :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