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不同种植模式对芭蕉芋产量的影响
被引:14
作者:
周明强
周正邦
龚德勇
欧珍贵
刘凡值
机构:
[1] 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芭蕉芋;
种植模式;
行栽;
窝栽;
产量;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9.27.091
中图分类号:
S632.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比较2种种植模式对芭蕉芋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6个地方和省外芭蕉芋品种为试材,采用行栽和窝栽种植模式进行小区比较试验,观察各品种的生长情况。[结果]与窝栽种植相比,行栽种植下,芭蕉芋的株高、分蘖数、茎节数和叶片大小等性状好,产量可增加4 501.0~16 132.5 kg/hm2,增幅在1.9%21.9%。在2种种植模式下,云南富源县的红花和贵州安龙县的黄花2个品种的产量未达到显著差异;云南富源县的黄花和贵州兴义县的黄花2个品种的产量达到显著差异;云南富源县的红花和贵州兴义县的红花(CK)2个品种的产量达到极显著差异。[结论]行栽的种植模式较窝栽有利于芭蕉芋的萌发和分蘖,有利于改善土壤的通透条件及理化性质,从而增加芭蕉芋的产量。
引用
收藏
页码:13013 / 13014+13051
+13051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