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质结核放射性碳断代的研究

被引:21
作者
刘良梧
茅昂江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关键词
钙质结核; 碳酸盐; 化学成分; 发育程度; 下蜀黄土; 碳化合物; 化学组成; 碱化砂姜黑土; 完形; 格式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运用放射性碳方法对钙质结核进行了断代研究,阐明了钙质结核的化学组成及其与年龄的关系,进而对影响钙质结核形成的地下水、石灰岩碎屑物质和人为活动几个主要因子进行了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106 / 11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南京老虎山“下蜀组”钙质结核的成因与时代的探讨 [J].
李立文 ;
方邺森 .
地层学杂志, 1985, (01) :53-56+80
[2]   砂姜黑土的成土过程及其分类 [J].
王天中 ;
赵清友 ;
李令英 .
土壤通报, 1981, (06) :38-40
[3]   华南石灰化水稻土的特性及其形成过程 [J].
龚子同 ;
陈志诚 .
土壤学报, 1963, (01) :94-100
[4]  
安徽淮北平原土壤.[M].安徽省水利局勘测设计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