茎瘤共生固氮体系及其应用

被引:2
作者
袁剑刚
徐昊娟
席嘉宾
简曙光
杨中艺
机构
[1]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植物研究室!广东 广州
[2]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植物研究室!广东 广州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茎瘤; 固氮体系; 长喙田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5.1 [植物营养、代谢与呼吸];
学科分类号
090302 ;
摘要
对茎瘤植物的种类、茎瘤的发生、茎瘤共生体的高效固氮、耐水、耐盐及耐复合态氮等特性及其可能的应用意义进行了论述。认为茎瘤共生体的特性使其在农业生产中作为水稻氮素来源可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在一些循环特殊生境,比如矿山废弃地的植被重建中也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长喙田菁-Azorhizobium caulinodans共生固氮体系在华南地区的生长、结瘤、固氮和种子生产 [J].
杨中艺 ;
袁剑刚 ;
张宏达 .
应用生态学报, 1998, (03) :68-72
[2]   茎瘤田菁在江苏沿海地区生长特性 [J].
陆炳章 ;
许慰睽 ;
周春霖 .
土壤肥料, 1993, (03) :40-41
[3]   土壤圈物质循环研究与土壤学的发展 [J].
赵其国 .
土壤, 1991, (01) :1-3+15
[4]   毛萼田菁茎瘤的形成和固氮活性的研究 [J].
殷永娴 ;
娄无忌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87, (02) :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