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佐美曲霉酸性蛋白酶的研究——Ⅰ.酸性蛋白酶537菌株的选育及其发酵条件

被引:5
作者
周勤诚
关桂兰
丁志
陈菊英
董文彩
孙世章
邱秀宝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酸性蛋白酶; 突变株; 菌种; 产酶活力; 发酵条件; 豆饼粉; 宇佐美曲霉;
D O I
10.13343/j.cnki.wsxb.1979.03.013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紫外光、乙烯亚胺、60钴、甲基磺酸乙酯连续交替诱变处理宇佐美曲霉的白色变种B1,获得一株高产酸性蛋白酶的突变株537,在摇瓶培养条件下其产酶水平是出发菌株的3.5倍。试验结果表明,对宇佐美曲霉的多因素连续诱变处理,以及采用对萌动孢子处理的方法均有助于获得较理想的结果。此外,简化了的培养基,不仅使所得的突变株提高了产酶水平,而且培养基中不需要添加豆饼水解液,可直接采用豆饼粉和较高浓度的无机氮源。另外,氯化钙、磷酸盐对产酶有促进作用。诱变菌株经多次传代和长期保存后,产酶活力稳定不变。
引用
收藏
页码:315 / 32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Yoshida, T,Ichishima, E.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Chemistry . 1962
[2]  
松岛钦一,鸠山协. 日本农芸化学会志 . 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