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洛河流域不同地貌类型区的景观空间结构对比分析——以洛宁县为例

被引:13
作者
钱乐祥
丁圣彦
许叔明
机构
[1]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2]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河南 开封
[3] 河南 开封
[4] 河南 开封
基金
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景观多样性; 景观优势度; 景观破碎度; 分维数; 地理信息系统; 伊洛河流域; 洛宁县;
D O I
10.13249/j.cnki.sgs.2003.05.015
中图分类号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借助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选取斑块密度、边缘密度、分维数、景观多样性、景观优势度和破碎化指数等指标,对比分析了伊洛河流域的洛宁县不同地貌类型区的景观空间分布和空间格局特征,探讨了该地区不同地貌类型区人类活动与景观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从南北中山区向内到南北低山区到南北塬陵区再到川涧区,斑块破碎化指数从0.019 0到0.322 5到0.437 8再到0.179 4,总体呈增加趋势,破碎化程度增大,川涧区则由于遥感影像解析精度问题,使得破碎化指数低于塬陵区;景观多样性指数从0.182 8到0.358 6到0.298 3再到0.363 4,总体也呈增大趋势;平均斑块分维数从1.114 8到1.385 4到1.226 3再到1.368 0,呈两低两高分布。
引用
收藏
页码:604 / 61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