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固醇性骨质疏松的发病学和治疗

被引:7
作者
Reid IR
徐隆绍
机构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成骨细胞; 类固醇; 骨吸收; 发病学; 疾病学; 尿羟脯氨酸; 降钙素; 皮质醇; 尿钙; 骨丢失; GC; PTH;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早在1932年,Cushing就已指出,过量内源性皮质类固醇有增加骨折的倾向。随后10年在使用可的松作为治疗用药后,从椎骨骨折的病例报告中,提示外源性皮质醇过多可使骨受损。此后,许多作者从组织形态学、骨活检、掌骨皮质厚度或骨密度测定,都表明接受类固醇治疗的病人骨块减失。类固醇治疗期间的骨丢失前瞻性研究不多,但此类药物能造成进行性骨丢失则已确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5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