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败中的公民参与及其机制完善——兼议“两高”司法解释背景下的网络反腐

被引:6
作者
郭理蓉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反腐败; 公民参与; 机制; 网络反腐; 司法解释;
D O I
10.15891/j.cnki.cn62-1093/c.2014.01.055
中图分类号
D630.9 [监察、监督];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腐败犯罪的新特点使得传统的国家本位反腐败刑事政策已难以应对,反腐格局与机制亟需调整。以公民参与为主的民间反腐行动具有其独特的价值。网络反腐为我国的反腐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希望,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弊端和负面效应。公民参与是反腐败不可或缺的力量。在腐败犯罪控制的双本位模式中,应当采取国家机制主导、社会机制辅助的基本格局。完善我国民间反腐(社会)机制乃是当务之急。"两高"新近出台的司法解释并未否定网络反腐的积极意义,但如果理解和执行不当,就可能对网络反腐带来消极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公众参与反腐倡廉的影响因素及其挑战 [J].
杜治洲 .
理论视野, 2013, (03) :39-43
[2]   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社会监督机制研究 [J].
吴海红 .
探索, 2012, (01) :60-64
[3]   公众参与反腐败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 [J].
李景平 ;
雷艳 ;
韩锐 .
行政与法, 2011, (12) :22-26
[4]   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困境与建议 [J].
李红艳 .
社会科学辑刊, 2007, (06) :57-62
[5]   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J].
何云峰 ;
马凯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2) :1-6
[6]  
群氓的时代.[M].(法)塞奇·莫斯科维奇(MonsieurSergeMoscovici)著;许列民;薛丹云;李继红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7]  
互联网心理学.[M].(美)PatriciaWallace著;谢影;苟建新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