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流域城区河道污染治理技术体系建立及工程应用

被引:10
作者
金竹静 [1 ,2 ]
李金花 [2 ]
张春敏 [1 ]
杨逢乐 [1 ]
赵海光 [1 ]
周保学 [2 ]
叶海 [3 ]
机构
[1] 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2]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3]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滇池; 城区河道; 岸带拦截; 沿程减污;
D O I
10.19853/j.zgjsps.1000-4602.2018.06.022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昆明市主城区是滇池外源污染最严重的区域,截污工程的实施使点源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城市面源对入湖污染负荷的贡献率在逐年上升,城区河道成为城市面源汇入滇池的主要途径。针对污染现状,提出"岸带立体控污、沿程梯级减污"的城区河道污染治理技术体系,对治理空间缺乏、生态系统不健康的城区河道进行改造。通过最大程度地拦截入河的污染负荷,改善城区河道的生态环境,达到最终减少入湖污染负荷的目的。该技术方法在主城区污染负荷最为严重的新运粮河和新宝象河得到了良好的应用,两条河道的拦截工程对入河的氮、磷和COD拦截率均大于30%,原位减污工程对氮、磷和COD的削减率均大于10%。结果表明,该技术体系能够很好地指导不同情况下城区河道的修复,可为今后其他城区河道的治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滇池流域水污染特征(19882014年)及防治对策 [J].
徐晓梅 ;
吴雪 ;
何佳 ;
王丽 ;
张英 ;
杨艳 ;
陈云波 ;
叶海云 .
湖泊科学, 2016, 28 (03) :476-484
[2]   城市河流沿程减污技术体系构建与工程实践 [J].
金竹静 ;
张春敏 ;
杨逢乐 ;
吴为中 ;
李清曼 ;
周保学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3, (S2) :295-298
[3]  
滇池流域宝象河暴雨径流初始冲刷效应[J]. 郭怀成,向男,周丰,王永华,李发荣,朱翔,毛国柱,于书霞,李娜,盛虎,杨永辉,何成杰,王翠榆.环境科学. 2013(04)
[4]   表面负荷对多介质土壤层系统处理污染河水的影响 [J].
叶海 ;
李森 ;
薛峰 ;
王同成 ;
曾远 .
中国给水排水, 2012, 28 (19) :74-77
[5]   改良多介质土壤层系统对污染河水的脱氮效果 [J].
李森 ;
叶海 ;
陈昕 ;
薛峰 ;
王同成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2, 28 (05) :569-573
[6]   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与富营养化控制战略研究 [J].
刘永 ;
阳平坚 ;
盛虎 ;
郭怀成 ;
周丰 ;
向男 ;
王翠榆 ;
杨永辉 ;
颜小品 ;
陈星 ;
张松 .
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2 (08) :1962-1972
[7]  
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研究[D]. 丁飞跃.浙江大学. 2015
[8]  
滇池流域水污染治理与富营养化控制技术研究[M]. 中国环境出版社 , 郭怀成,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