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克拉通中生代破坏前的岩石圈地幔与下地壳

被引:72
作者
翟明国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中生代; 破坏前的岩石圈状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华北克拉通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克拉通之一,有38亿年的古老陆壳存在,它经历了复杂的地质变迁,在太古宙末(约2500Ma)基本完成克拉通化,在古元古代(约1900~1850Ma)整体受到了高级变质作用,最终完成了克拉通化。它的东部在中生代发生了重大的构造机制的转变,克拉通基底发生了破坏、置换和再造。在太行山重力梯度带以西的华北克拉通受中生代构造转折的改造程度较低,它们的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结构,大致保持了华北克拉通破坏前的状态。前寒武纪麻粒岩地体代表了掀翻抬升到地表的古元古代下地壳,出露地表的时间大致在1850~1800Ma。中、新生代火山岩中的地幔和麻粒岩捕虏体代表了现代的岩石圈地幔和下地壳的岩石。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的研究,推测华北克拉通西部的岩石圈厚约200km,地壳厚度约45km~50km,是在古元古代(约1.9Ga)时期终极克拉通化作用形成的,其厚度和结构与全球典型的元古宙克拉通岩石圈相同。而太行山重力梯度带以东的克拉通岩石圈地幔受到程度不等的交代、改造、置换和减薄,下地壳大规模重熔,地壳厚度也发生减薄,指示了强烈的壳幔解耦、物质交换和重新耦合的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2185 / 2204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87 条
[1]   华北克拉通古元古代构造事件 [J].
翟明国 ;
彭澎 .
岩石学报, 2007, (11) :2665-2682
[2]  
Magmatic Event at the End of the Archean in Eastern Hebei Province and Its Geological Implication[J]. GENG Yuansheng, LIU Fulai and YANG Chonghui 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37.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06(06)
[3]   华北东部中、新生代岩石圈地幔的不均一性:来自橄榄石的组成填图结果 [J].
张宏福 ;
英基丰 ;
汤艳杰 ;
张瑾 ;
赵新苗 ;
牛利锋 ;
肖燕 ;
苏本勋 .
岩石学报, 2006, (09) :2279-2288
[4]   华北克拉通桑干地区高压麻粒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地质含义 [J].
张华锋 ;
翟明国 ;
彭澎 .
地学前缘, 2006, (03) :190-199
[5]   内蒙古阿拉善地区前寒武纪变质基底阿拉善群的再厘定 [J].
耿元生 ;
王新社 ;
沈其韩 ;
吴春明 .
中国地质, 2006, (01) :138-145
[6]   冀东3.8Ga锆石Hf同位素特征与华北克拉通早期地壳时代 [J].
吴福元 ;
杨进辉 ;
柳小明 ;
李铁胜 ;
谢烈文 ;
杨岳衡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5, (18) :70-77
[7]   前寒武纪大陆地壳地质构造演化研究进展与问题 [J].
钱祥麟 ;
李江海 ;
程素华 .
高校地质学报, 2005, (02) :145-153
[8]   岩浆底侵作用与汉诺坝现今壳-幔边界组成——捕虏体岩石学与地球化学证据 [J].
樊祺诚 ;
张宏福 ;
隋建立 ;
翟明国 ;
孙谦 ;
李霓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 (01) :1-14
[9]   捕虏体麻粒岩锆石U-Pb年龄和铪同位素:华北地块下地壳的形成与再造 [J].
郑建平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5, (01) :7-16
[10]   华北克拉通2.1~1.7Ga地质事件群的分解和构造意义探讨 [J].
翟明国 .
岩石学报, 2004, (06) :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