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果实发育的研究Ⅱ.成熟期间某些生理生化特点

被引:7
作者
黄辉白
程贵文
高飞飞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园艺系
关键词
假种皮; 葡萄; 中果皮; 荔枝果实; 种子败育; 花后; 桂味; 成熟; 生理生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桂味’和‘M-选’荔枝假种皮中的糖浓度,在花后52~53天加速上升之前,葡萄糖和果糖有一明显的低落,系假种皮前期生长导致的稀释效应所致。糖积累的速率与假种皮生长的快慢一致、种子正常果的糖积累落后于种子败育果,与胚争夺溶质有关。品种间蔗糖向单糖的转化率不同与pH值不同导致蔗糖酶活性不同有关。琥珀酸从初期的极高水平迅速降至与苹果酸相近的低水平乃荔枝的一大特点。单果含酸量在下降前有个积累过程与呼吸商偏低有关。荔枝具有“转熟”(veraison)征候群的若干要素,但荔枝假种皮与葡萄中果皮的发育成熟殊异。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荔枝假种皮的发生和果实的个体发育 [J].
黄辉白 ;
江世尧 ;
谢昶 .
华南农学院学报, 1983, (04) :7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