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成岩作用对致密砂岩储层物性的影响——以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四段气藏为例
被引:24
作者
:
库丽曼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库丽曼
[
1
]
刘树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刘树根
[
1
]
朱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朱平
[
2
]
张长俊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张长俊
[
2
]
雍自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雍自权
[
1
]
罗玉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罗玉宏
[
3
]
龚昌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龚昌明
[
3
]
机构
:
[1]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2]
不详
来源
:
天然气工业
|
2007年
/ 01期
关键词
:
四川盆地;
中;
晚三叠世;
致密砂岩;
储集层;
物性;
成岩作用;
胶结作用;
溶蚀作用;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四段砂岩是四川盆地内的天然气储层之一,该碎屑岩储层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的特点。在对该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气藏宏观沉积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及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该气藏储层的成岩作用及其对储集物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建立了该区致密砂岩成岩作用序列以及孔隙演化模式。研究结论如下:①随压实作用的不断增强,孔隙度呈持续下降的趋势;②成岩作用对致密砂岩储集层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使得砂岩孔隙度降低,而溶蚀作用则增加了孔隙度;③该区的孔隙构成主要是环边绿泥石剩余原生粒间孔以及溶蚀形成的长石、岩屑粒内溶孔,泥质杂基溶蚀粒间孔,伊利石黏土中微孔以及由压实压裂、压实滑动和构造动力所形成的微裂缝孔;④勘探中既要注意机械压实作用、压溶作用对储层的负面影响,同时也要重视成岩早期环边绿泥石胶结物形成、碎屑(主要是长石)及其填隙物溶蚀作用等有利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6+149 +149-15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油气储集层的孔隙结构[M]. 科学出版社 , 罗蛰潭,王允诚编著, 1986
[2]
低渗透砂岩油田开发[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李道品等著, 1997
←
1
→
共 2 条
[1]
油气储集层的孔隙结构[M]. 科学出版社 , 罗蛰潭,王允诚编著, 1986
[2]
低渗透砂岩油田开发[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李道品等著, 1997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