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0 条
额济纳三角洲地下水位年内动态变化特征分类分析
被引:6
作者:
徐永亮
[1
,2
]
于静洁
[1
]
王平
[1
]
闵雷雷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来源: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
关键词:
地下水位埋深;
动态变化;
K-means聚类;
波动类型;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3.04.035
中图分类号:
P641.8 [地下水资源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选取额济纳三角洲14口自动观测井日尺度的地下水位埋深观测值(2010.4-2011.4)作为数据基础,运用SPSS 18.0软件中的描述性分析,趋势分析和K-means聚类分析模块,对额济纳三角洲地下水位年内动态变化特征进行了分类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位年内动态变化空间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其地下水位动态可分为四种波动类型。其中,类型Ⅰ主要分布在远离河道的荒漠地带,地下水位动态变化较为稳定;类型Ⅱ的观测井靠近东西河,地下水与河水不断的发生交换,多次的抬升下降是该类型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的典型特征。类型Ⅲ主要分布于东河下游绿洲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主要受人为调控的地表径流影响,地下水位剧升后缓慢下降是该波动类型的典型特征;类型Ⅳ分布在远离河道的绿洲区周边地带,其地下水位动态变化呈显著的下降趋势,地下水位缓慢下降是此波动类型的典型特征,这与地下水不断以蒸散发形式排泄,且得不到补给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35 / 140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