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农民法律意识的困境、成因及培育路径

被引:11
作者
司小莉
机构
[1] 河南师范大学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
关键词
农民; 法律意识; 困境; 成因; 路径;
D O I
10.16366/j.cnki.1000-2359.2010.06.003
中图分类号
D920.0 [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农民法律意识是农村法治化进程以至和谐农村构建中至关重要的持续发生作用的因素之一。现实社会中农民对法律的认知程度、对权利义务的认知状况以及在法律的运用上都面临困境,而农村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诉讼成本较高、司法资源短缺,落后传统观念的束缚和法制教育的缺位是其主要原因,因此,提升农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倡导新型政治文化,摒弃落后观念,发展农村教育,优化农民素质,加强法制宣传,坚持"送法下乡",是农民法律意识培育的重要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30 / 13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农村社会管理的动力机制与实现路径 [J].
吴新叶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02) :142-145
[2]   河南省农村微观经济组织重构问题研究 [J].
康涌泉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6 (03) :106-108
[3]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农民法律意识的培育 [J].
向红 .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7, (12) :142-145
[4]   提高农民法律意识:构建和谐农村的战略选择 [J].
王欣堂 .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农学卷, 2007, (02) :110-113
[5]   国家法在乡土社会中取得成功的条件与保证 [J].
田成有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1, (03) :98-106
[6]  
农民法律意识与农村法律发展[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郑永流等[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