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Ma BP以来陇西断岘黄土剖面沉积特征及其反映的腾格里沙漠演化

被引:18
作者
杨东 [1 ]
方小敏 [2 ]
董光荣 [3 ]
金炯 [3 ]
彭子成 [1 ]
李吉均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2] 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3]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陇西黄土; 滕格里沙漠; 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1 [古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六盘山作为青藏高原的东北构造边界,东西两侧有着明显的风成沉积差异。通过对陇西盆地六盘山西侧山麓剥蚀面上厚约223 m的断岘黄土-古土壤剖面的古地磁、磁化率和粒度分析,该剖面具有1.8 Ma BP以来完整的风成沉积旋回。主要应用砂粒百分含量(>63μm)作为指示风成物质来源区沙漠范围和气候干旱的直接指标,初步发现腾格里沙漠自1.8 Ma BP以来至少有2次大的扩张与变化过程,分别发生在1.1和0.8 Ma BP前后。研究表明腾格里沙漠的扩张与变化可能同全球性的冰量增加和冬季风增强以及区域性的青藏高原隆升有成因上的联系。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 [1] 六盘山西侧山麓剥蚀面的发育与新构造隆升
    杨东
    方小敏
    宋友桂
    吕连清
    李吉均
    安芷生
    [J]. 沉积学报, 2002, (02) : 282 - 287
  • [2] 黄土的形成与气候旋回划分
    赵景波
    岳应利
    杜娟
    [J]. 中国沙漠, 2002, (01) : 11 - 15
  • [3] 黄土高原西部地区黄土粒度的环境指示意义
    汪海斌
    陈发虎
    张家武
    [J]. 中国沙漠, 2002, (01) : 21 - 26
  • [4] 全新世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演化和气候变化
    陈惠中
    金炯
    董光荣
    [J]. 中国沙漠, 2001, (04) : 18 - 24
  • [5]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发育与环境演变研究
    闫满存
    王光谦
    董光荣
    李保生
    [J]. 中国沙漠, 2001, (04) : 46 - 51
  • [6] 我国北方沙区气候变化对全球变暖的响应
    尚可政
    董光荣
    王式功
    杨德保
    [J]. 中国沙漠, 2001, (04) : 72 - 77
  • [7] 新生代晚期青藏高原强烈隆起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李吉均
    方小敏
    潘保田
    赵志军
    宋友桂
    [J]. 第四纪研究, 2001, (05) : 381 - 391
  • [8] 六盘山东麓朝那剖面红粘土年代及其构造意义
    宋友桂
    方小敏
    李吉均
    安芷生
    杨东
    吕连清
    [J]. 第四纪研究, 2000, (05) : 457 - 463
  • [9] 北京邻区1.2Ma以来黄土沉积及其对东部沙漠扩张的指示
    熊尚发,丁仲礼,刘东生
    [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9, (03) : 70 - 76
  • [10] 联系沙漠-黄土演变过程中耦合关系的沉积学指标
    丁仲礼
    孙继敏
    刘东生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9, (01) : 82 -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