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生态实现之微观途径——生态文明倡议下风景园林发展的新使命

被引:11
作者
王云才
胡玎
李文敏
机构
[1]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生态文明; 生态设计; 宏观生态; 微观途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6 [园林规划与建设];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1204 ;
摘要
生态属性与特征是风景园林的基本特征之一。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新时期,风景园林应立足国家生态建设的主脉,依托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生态层次及深生态和浅生态的2个哲学观念,积极广泛参与到国土整治与生态恢复设计、整体人文生态系统与文化景观保护、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动植物群落与绿色生态空间设计、场地营建与生态空间设计、绿色建筑与生态建筑设计等国家重点生态建设领域的过程中,立足风景园林设计的生态思路和生态法则,以生态格局的整体性、生态过程的完整性、生态界面的延伸性、物种的多样性、通道的连接性、生境的原生性、扰动的有限性、足迹的平衡性和环境的健康性9个特征为切入点,探讨国家和地方宏观生态建设目标实现的微观途径体系,成为风景园林在新时期的新使命和新挑战。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风景园林学科专业哲学——风景园林师的五大专业观与专业素质培养 [J].
刘滨谊 .
中国园林, 2008, (01) :12-15
[2]   生态城市评价体系对比与创新研究 [J].
王云才 ;
石忆邵 ;
陈田 .
城市问题, 2007, (12) :17-21+27
[3]   上海世博会园区规划设计及其哲学思考 [J].
吴志强 .
建筑学报, 2007, (10) :34-37
[4]   面向LA专业的景观生态教学体系改革 [J].
王云才 ;
王敏 ;
严国泰 .
中国园林, 2007, (09) :50-54
[5]   园林、景观与中国风景园林的未来 [J].
王绍增 .
中国园林, 2005, (03) :28-31
[7]   生态城市及其规划方法的探索——Franco Archibugi的《生态城市和城市影响》一书评介 [J].
沈清基 .
城市规划汇刊, 2001, (02) :76-78+80
[8]  
景观生态规划原理[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王云才, 2007
[9]  
生态园林的理论与实践[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程绪珂,胡运骅主编,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