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在江苏省南京及镇江地区新发现了落葵细菌性叶斑病 ,从病斑所分离的 10个细菌菌株经柯赫氏法则验证 ,均确系该病的病原菌。采用形态观察、表型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测定、数值分析、血清学反应、细胞化学成分分析和 DNA G+C mol%测定进行了鉴定 ,并与植物病原棒形细菌 15个标准菌株进行了比较。该病原菌为革兰氏阳性细菌 ,不规则短杆状 ,有一根鞭毛 ,亚极生或侧生 ,结合其生理生化特性、细胞化学成分和 DNA G+C mol%测定结果 ,认为应属于短小杆菌属( Curtobacterium)的萎蔫短小杆菌 ( Cur.flaccumfaciens) ,数值分析也支持这一结论。此外 ,据血清学反应结果及其对短小杆菌属的其它植物寄主的致病情况 ,认为该病原菌应是萎蔫短小杆菌种下一个新的致病变种 ,定名为 Curtobacterium flaccumfaciens pv.basellae pv.nov.(萎蔫短小杆菌落葵致病变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