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融资成本软约束与股权融资偏好——对中国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进一步解释

被引:23
作者
黄少安
钟卫东
机构
[1]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权融资偏好; 股权融资成本软约束假说;
D O I
10.19654/j.cnki.cjwtyj.2012.12.001
中图分类号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笔者曾经从融资成本角度论证了股权融资偏好形成的直接原因,本文首先在辨析资本成本和融资成本等概念的基础上对针对作者观点提出质疑的其他学者的观点做了评析,其次对股权融资中的成本因素及其形成和作用进行了重新审视,提出并论证了股权融资成本软约束假说:由于构成股权融资成本各因素约束力的差异,造成股权融资成本低于债权融资成本,此为股权融资偏好的第一层动因;由于中国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存在的诸多制度缺陷,导致股权融资成本对企业内部人的融资决策缺乏约束力,使融资人以最大化个人效用函数为目标选择融资方式,此为股权融资偏好的第二层动因。本文最后提出了若干纠正成本软约束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解析——偏好股权融资就是缘于融资成本低吗? [J].
陆正飞 ;
叶康涛 .
经济研究, 2004, (04) :50-59
[2]   论中外上市公司融资次序差异的决定因素 [J].
邢乐成 ;
宋琳 .
山东社会科学, 2003, (06) :40-45
[3]   中国国有企业代理成本的实证分析 [J].
平新乔 ;
范瑛 ;
郝朝艳 .
经济研究, 2003, (11) :42-53+92
[4]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成本实证研究 [J].
廖理 ;
朱正芹 .
中国工业经济, 2003, (06) :63-69
[5]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 [J].
黄少安 ;
张岗 .
经济研究, 2001, (11) :12-20+27
[6]   上市公司需要付出什么?──论目前中国证券市场的功能缺陷 [J].
李向阳 .
国际经济评论, 1998, (Z4) :46-50
[7]  
Agency Costs of Free Cash Flow, Corporate Finance, and Takeovers[J] . Michael C. Jensen.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198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