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韪良与西学东渐

被引:13
作者
段琦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关键词
丁韪良; 西学; 同文馆; 《万国公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979 [基督教史]; K252 [清后期(1840~1911年)];
学科分类号
010107 ; 060205 ;
摘要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19世纪来华传教士丁韪良在西学东渐中所起的作用作了客观的分析和评价,包括为中国翻译了第一本西方的法学著作——惠顿的《万国公法》,为中国人引进西方自然科学哲学等著作、引进西学改造京师同文馆、为汉字引入罗马字拼音等等。传教士作为一个群体而言是十分复杂的,即使作为个体的传教士也往往有多个层面,对他们的总体评价也应从多方面加以研究和考察。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14+153 +153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万国公报》对西方近代教育制度的植入 [J].
孙邦华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 (03) :99-107
[2]   《万国公法》与清末国际法 [J].
何勤华 .
法学研究, 2001, (05) :137-148
[3]   科举制对西方考试制度影响新探 [J].
刘海峰 .
中国社会科学, 2001, (05) :188-202+208
[4]   国际法的输入与中国外交近代化的起步 [J].
柳宾 .
天津社会科学, 2001, (01) :85-88
[5]   论晚清洋务思想家的近代外交观 [J].
蔡永明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04) :125-132
[6]   简论丁韪良 [J].
孙邦华 .
史林, 1999, (04) :84-91+94
[7]   试论晚清早期驻外公使的国际法意识 [J].
夏泉 .
江西社会科学, 1998, (10) :64-69
[8]   经济学成为中国之科学的必要性及其方向 [J].
朱乐尧 .
财经问题研究, 1996, (10) :52-56
[9]   中国人口质量研究的定向历程 [J].
朱国宏 .
社会科学战线, 1995, (04) :47-53